界面新聞記者 |
華寶證券最新發布的《2024金融產品年度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中國財富與資管行業的轉型方向是邁向服務化,這是指打破財富與資管行業傳統以產品為中心的運營模式,向以服務為中心的運營模式轉變。
“2023年是中國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行業從監管、政策、行業生態、業務模式等多個維度實現了革新蝶變,重塑中國財富與資管領域的內在發展邏輯?!比A寶證券董事長劉加海在財富與資管行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
劉加海談到,我國的金融生態發生了一系列的大變化,監管與規則不斷補齊,資管與財富市場回歸本源;發揮金融專業能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堅持金融行業多層次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定位不動搖;金融發展要摒棄同質化、通道化,更加強調功能差異性、業務安全性,特別是專業能力方面,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是內在要求,中小金融機構逐步改革化險,立足特色化、區域化經營是發展方向。
回望2023年,《報告》指出,隨著監管體系不斷完善,費率改革拉開帷幕,降費讓利進一步優化行業生態。公募基金的費率下調,已擴散至銀行理財行業,2023年多家理財子宣布旗下產品費率下調,公募基金總規模首超銀行理財,不同產品規模分化;股票ETF逆市擴張,寬基指數ETF擴張較快,銀行理財規模步入修復之路。
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負責人張青分析稱:“監管體系改革、資管產品降費讓利、ETF迅猛發展,私募相關政策法規密集出臺、信托行業新三分類落地實施等一系列行業變化影響深遠,并由此催生金融機構轉型訴求。轉型變革的關鍵點在于連接資產與資金的橋梁——財富管理服務,即行業真正邁向服務化發展之道?!?/span>
張青認為,財富管理服務的核心在于打破財富與資管行業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運營模式,轉向以服務為中心的商業模式。這一轉變不僅僅是金融產品創設差異化,更是思維理念上的深刻轉變。機構要站在客戶視角,構建“千人千面”的財富管理服務體系,滿足客戶深層次需求,追尋長效價值,這是中國式買方投顧模式的構建方向,是行業變革的最終指向。
張青進一步指出,“買方投顧”的理念必須在考核和激勵側落地,在收費方式實現轉型的前提下,統一機構和理財經理的績效管理體系,做好投資者、財富管理機構和理財經理利益的真正統一。
評論